logo
更新:2024-06-07
博士后岗位10——锂电池材料基因工程
1.8-2.5万
成都  | 博士  | 社招  | 招2人
去申请
收藏
举报
职位详情
助理研究员
岗位职责:
1.围绕锂电池关键材料,开展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包括但不限于高通量实验,材料智能计算和材料数据库等;
2.设计、开发材料基因工程相关的仪器设备、模型软件;
3.围绕相关项目的研究目标,完成有关研究内容;
4.协助合作导师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
5.撰写研究论文、专利文件、项目申报书、研究报告等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
任职条件: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具有材料、化学化工、电化学、高分子等专业背景;
2.具有材料基因工程相关的研究经验,具有锂电池关键材料开发经验者优先
3.取得过较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或技术开发成果;
4.热爱科研、勤奋努力、品行端正、积极进取、活泼开朗;
5.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和执行能力。
依托单位和团队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高新区联合共建天府绛溪实验室,此外,学校还拥有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柔性显示材料基因组工程中心等***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先进能源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依托学校电子、信息、材料和能源等优势学科资源与平台,打造多学科交叉的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平台。研究院拥有一支50多人的师资队伍,包括多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近三年承担了80多项***、省部级、产学研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5,000万元,并牵头负责了天府绛溪实验室分布式能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和四川省柔性显示材料基因组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
天府绛溪实验室分布式能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瞄准未来智能化社会发展需求,打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先进能源材料、器件与系统高效研发平台,推动能量、物质和信息深度融合的基础理论创新,突破高比特性电能源及其与信息、结构、网络、动力等装备以及生命体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开发一系列安全、高效、智能、分布式的电能源集成系统技术产品,为电磁空间泛在互联的智能装备提供充沛、可靠的动力和算力能源保障。研究中心拥有一栋独立的研究大楼,办公实验场地总面积23,000平米(其中千级超净间和-50℃干燥间共4000平米),致力于建成国际一流的分布式电能源研发与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基地。
四川省柔性显示材料基因组工程中心由四川省发改委批复,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京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重点瞄准新一代柔性显示关键材料与柔性传感器件,建设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工程化平台。工程中心依托成都芯曌科技有限公司运行,拥有4000平米研发场地(其中千级超净间600平米),以及高真空镀膜机、精密挤压涂布机、高压原位极化系统、高通量D33扫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目前已和京东方、华为、汇顶科技、水晶光电、中京电子、长虹电源、奥克华辉、华西医院等行业龙头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合作导师简介:向勇教授,哈佛大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先进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柔性显示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天府绛溪实验室分布式能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交通学部委员,国家材料基因工程计划专家组成员,国防领域能源方向专家组成员。团队主要从事材料基因工程、高比特性安全锂电池、结构化与信息化电池、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可重构模块化电源、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等方向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工信部工业强基计划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在Adv Energy Mater, J Power Sources, Nano Lett, 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申报国内外专利230余项。
工作待遇简介:
博士后入站电子科技大学,在站期间依托先进能源技术研究院、天府绛溪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材料基因工程中心,可选择从事材料基因工程、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安全储能系统、轻质高强结构电池、柔性可穿戴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方向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参与***重大重点项目以及与行业龙头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发表学术文章、开发技术产品、转化科技成果。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博士后出站后,可优先推荐申请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天府绛溪实验室研究员、材料基因工程中心及其合作单位研发管理岗位。团队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薪酬、团队博士后津贴、科研项目绩效等。
其他事项:医工方向博士后由华西医院和电子科大联合培养,可选择华西医院相关教授作为导师。
职位福利:带薪年假、五险一金、大牛带队、成果奖励、技术职务评审。
工作地址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点击查看地图
公司介绍
四川安高特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团队于 2022 年 12 月创建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高熵固态锂电池及动力和储能电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 公司核心技术来自核心团队十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转化,拥有高熵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核心工艺、专用装备、管理系统、智能算法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高熵复合固态、干法层压固态和晶圆键合固态等三代技术储备。 公司研发团队来自斯坦福、哈佛、清华、北航、电子科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制造、经营、管理和销售团队来自头部电池公司及华为、京东方等知名企业。其中,团队带头人是国际知名的材料基因工程和安全高能锂电池技术专家,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和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任美国英特尔公司总部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长期担任国家层面新材料和新能源专家组成员。 公司核心客户包括电动车辆、电动船舶、电动航空、电力储能等领域多家央企以及海内外行业头部企业。
若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以担保或其他任何名义收取财物,扣押或以保管为名索要证件,都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提高警惕。
发布于智联招聘